新闻动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 2023-11-29 15:16:48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以服务航天强国建设为己任,以航天人才新需求为导向,传承西电“又红又专,信息报国”育人传统,践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通过“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总师领航、航天工程牵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空间信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航天精神铸魂,筑牢价值追求“发射台”

实施“筑梦航天,卓越党建”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形成了“以红色基因为根、以航天精神为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具有空间科学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聘请航天总师担任“党建指导员”,教师党支部书记兼任专业、课程和实验班负责人,明确支部书记+课程思政首席教授“双负责人”保障课程思政建设落实,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测控通信系教职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1.png

打造“航天思政金课”育人品牌。全面推进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建立课程思政育人矩阵标准,围绕航天精神精选70个思政案例,融入13门专业课教学。开设《空间科技前沿与实践》课程,举办“大师总师进校园”“航天专家面对面”“航天科普公开课”系列报告会,先后邀请中国航天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嫦娥五号”探测系统总设计师杨孟飞院士、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院士等30余位校友总师来校授课,让青年学子“追星”科学家成为价值回归。以钱学森精神为航标,建成“钱学森精神教育实践基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讲授《钱学森思想与航天精神》课程。打造“航天文化节”品牌系列活动,排演诗朗诵《人民科学家颂》和实景化宣讲《向着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等矢志航天报国内容的原创文化作品,激发青年学子航天报国情怀,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学院航天思政育人成果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2.png

航天总师领航,升级知识结构“助推器”

建立航天总师引领育人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获批成立全国唯一电子信息方向的“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通过科学选才鉴才、注重大师引领、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郑晓静院士担任钱班首席,包为民、郝跃、吕跃广院士及航天总师组成专家组,从“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讲授课程—指导实践”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空间信息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航天总师”。

3.png

形成多元融合交叉的空间信息课程体系。夯实课程育人和课堂教学主阵地,以钱学森大成智慧理念、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指导,面向航天发展对空间信息知识结构的需求挑战,设计了“强数理信息基础+多学科专业知识+文化艺术综合素养”的知识结构,空间信息领域数理基础课贯通大学四年,学分占比相比普通专业提高12%。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服务航天强国战略的空间信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院系。

航天工程牵引,构建能力素质“核心舱”

搭建与航天工程接轨的创新实践平台。以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以微纳卫星工程和空间科学实验为载体,搭建“论证、设计、研制、验证、发射”全链条实践平台,打造四年不间断、循序渐进的创新实践模式。设立“为民探索基金”,支持青年人才面向空间科学领域开展探索研究,从航天重大科研项目中分解科研问题,设立专题性实战化实践、组建实践项目群,将航天“归零”流程引入“实战化”综合实践环节,提升对故障问题的逆向分析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切实培养学生解决航天实际问题的能力。

4.png

打造“航天筑梦之旅”实习实践体系。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形成“社会实践+科创实践+校企实践”三维工作模式,与航天科研院所构建校企协同实践基地,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组织学生赴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赴航天科研院所深度参观、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切体悟载人航天精神。毕业生参与了神舟十五号、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源源不断的毕业生投身国防军工和航天事业建功立业。